干货分享 | 关于外泌体,你所需要了解的内容(一)

关于外泌体

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詹姆斯·罗思曼、兰迪·谢克曼及托马斯·祖德霍夫3位外泌体的科学家,以表彰其在阐释细胞囊泡运输系统及其调控机制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也让“外泌体”这个名词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曾经被认为是细胞代谢垃圾的小囊泡,如今却成为临床医学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一、外泌体的介绍

1983年,外泌体首次发现于绵羊网织红细胞,并在4年后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外泌体是指包含了复杂的RNA和蛋白质的小囊泡(30-150 nm),如今,其特指直径在40-100 nm的盘状囊泡。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且外泌体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等各种体液中,被视为细胞间传输的载体,具有远程调控的作用。

二、外泌体的形成过程

目前普遍的观念认为外泌体的产生过程为:细胞内陷,形成早期内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晚期内体。随着胞内miRNA、酶分子、热休克蛋白等进入晚期内体,逐步演变成多囊泡体。最后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形成外泌体。

细胞释放的膜性囊泡(EVs)由于其直径和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外泌体、微囊泡、凋亡小体以及各种EV亚群。干货分享 | 关于外泌体,你所需要了解的内容(一)插图

 

三、外泌体的构成

外泌体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蛋白质、核酸、脂质。

蛋白质是外泌体携带的重要信息之一,可分为膜蛋白和膜内蛋白。膜蛋白包括可作为外泌体区分于其他囊泡(EVs)的标志物(如CD9、CD63、CD81等);另外一类膜蛋白是特异性膜蛋白,如A33(结肠上皮细胞来源),主要用于区分分离特定细胞的外泌体。膜内蛋白主要包括热休克蛋白家族、代谢类的酶、核糖体蛋白、信号转导因子等蛋白。

核酸是外泌体携带的另外一个重要信息之一,包括DNA和RNA(microRNA,lncRNA,mRNA等)。在靶细胞中起作用的主要是RNA,RNA的相关研究较多。外泌体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脂类,外泌体的脂质来源于细胞膜,属于磷脂双分子结构,其主要包含一些胆固醇、磷脂酰丝氨酸和神经鞘磷脂醇等。

四、外泌体的研究应用

外泌体具有很多天然的优势,例如:外泌体可以有效地保护其中的核酸类物质,防止其迅速降解,稳定性高;外泌体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可以避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安全性高;外泌体广泛存在于多种体液样本中,而且几乎所有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所以外泌体可以在培养基内大量富集,具有来源广,可量产等特点;外泌体内容物的检测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可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及时检测标志物的变化,这种检测更易监控且样本更容易收集;外泌体中内容物受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和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学过程有关,因此外泌体的功能可以通过改变细胞环境而改变。

正是基于外泌体的上述优势,目前外泌体被广泛应用到诊断、载体药物和疾病治疗等方面。

1、外泌体在疾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研究应用

通过研究外泌体的种类、数目以及内容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来预测疾病的发生和预防。例如,从血液、尿液中提取分离的外泌体可以用来癌症的诊断和预后的指标。

2、外泌体在载体药物的应用

外泌体作为天然的细胞间信息载体,适于运输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这使得它们可以将治疗性药物定向运送到目的细胞。例如,已有研究表明,抗癌剂阿霉素可以装载到外泌体囊泡中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3、外泌体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外泌体可修复损伤组织细胞和功能,刺激自身细胞再生,进行免疫调节从而治疗疾病。例如,有研究表明细胞外泌体疗法可以有效治疗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主要通过促进受损胰腺β细胞修复再生和恢复胰岛功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等。

 

 

技术支持:15961270069 市场部邮箱:marketing@boyibiotech.com 微信公众号